六月,艺术家有三则关于虫的故事

刘帅《不深情的演奏》


lADPDh0cPcbB7rfNA1vNCQk_2313_859.jpg_720x720g.jpg


本期艺术家:刘帅

 

刘帅是个气质放松的艺术家,

对他来说,创作和通下水道都是差不多的生活志趣。

对了,他养着一群数量难以想象的虫,

“光蚂蚁就五万多只”

 

 

六月,北半球进入丰虫季。除了“闻虫色变”,对虫的关注与观察也能为夏季解锁新的打开方式。对艺术家刘帅来说,和各种虫的互动已经融入他的日常生活,进而演化为创作灵感。毕竟艺术源于生活——作品是一个出口,创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往往比作品更神奇。

 

“差不多记事时起,我就开始养虫子了。人生中第一次正经养的虫是只黑色的步甲,我把它放进铺了石子的红色塑料药盒里,结果没盖盖子,一周后它就不见了。现在养了二十来种虫子,其实数量不太好计算,光不同种类的蚂蚁加起来就过了五万只。

 


lADPDiQ3OxBJ-mbNCMrNC7g_3000_2250.jpg_720x720g.jpg

刘帅的“养虫基地”

 


有了这个爱好,在日常生活中与虫有关的奇遇也更多了。这个季节在杭州记忆深刻的经历,主要是如下几件:

 

  1. 我有个充气皮划艇。春夏季节,我会把它卷起来,乘公交到预先选定的河岸,充气,下河,沿着杭州市区的运河道游渡,拿网兜抓捕水面上的虫子。结果第一次这么干的时候,手机就掉河里了。

  2. 之前住在钱塘江边,那段日子突然很想锻炼身体。只要不下雨,我每天晚上都去江边跑步。6月某天跑步的时候,一只独角仙异常精准的落在我鞋上,回忆起来都难以置信。还有一个闷热的夜晚,我依旧坚持跑步,结果中暑,在家躺了两天。

  3. 这段时间,如果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晚上的吴山比白天还热闹。有些石阶的缝隙有鞭蝎,它们不怎么爱搬家,所以每次去总能在同个地方碰见‘老熟人’。潮湿的山石角落会有蜈蚣或蛙类,像《葫芦娃》的场景。近期你也可以在干净的溪流边尝试找找无霸勾蜓,它几乎只在盛夏出现。



lADPDiQ3OxBIRbPNA_nNBhU_1557_1017.jpg_720x720g.jpg 


无霸勾蜓(图片来自网络)

 

 

说到作品,我有很多创作也是从研究动物习性发展来的。这个季节很容易让人想到虫鸣,《不深情的演奏》是我之前的一件作品,由十二只声调从高到低排列的螽斯组成,并在六月初,即雄性螽斯发情鸣叫时展出。这件作品在实验阶段消耗了我不少精力和时间。我用糖浆作为粘合剂,分别在12只螽斯的翅膀上安置了不同重量的金属箔片,以干预它们翅膀的震动频率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们的叫声。 而每只螽斯的音调都有差异,在对其翅膀进行改造前,我需要记住每一只的声调,以便选择合适重量的金属箔片,令每只螽斯的声调在队列中都独一无二,且音调高低合适。作品呈现出的结果是,螽斯们仍会为爱情歌唱,只不过声音变了,它们在合唱时,也有了若有若无的旋律。      

 


《不深情的演奏》作品现场


 


业余爱好花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:养虫子,做坦克模型,通下水道和研究古玩等等等等。创作对我来说是个阶段性的工作,和我的爱好比起来,我的工作也没有更重要或次要,都是生活志趣的一部分,但也会一直持续下去。”


 ——刘帅

 


封面图:

刘帅作品《演雅》

2019,活体蟑螂,黄金

文/Carlie


下载目里APP,了解更多会员计划